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个疑问,一样大家都是去了那里参观,为什么他可以看到那么多东西,思考那么多问题,我却没有呢?这个差异就在于感知力,拥有感知力的人,并不会把每一天当成必然,而是愿意更加细腻、带着好奇地体验生活。
感知力的培养是个大话题了,以后可以单独和大家分享,今天长话短说,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父母从小就能和孩子一起慢下来生活,而不是为了“划掉清单、完成任务”地生活。
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,一起用心去品味每一口食物的味道;交流的时候就是交流,看着彼此眼睛,认真听用心说;玩耍的时候就是玩耍,花时间观察细节,发现小乐趣。
这些小时候的日常体验,慢慢就会提高孩子的感知力,他们对于自己每天习以为常的日子都会觉得感兴趣,那么以后每当她接触一个新体验时,她就会有更强的感知能力去发现其中的不同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拥有感知力的人不仅仅可以更好地打开眼界,更能懂得感恩,具有更高的幸福感。
通识教育,对应的英语是LiberalArtsEducation,也有翻译博雅教育、全人教育或者素质教育。
尽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从高校开始的,但对我来说,通识教育更是一种思维模式,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,说最简单的就是全面发展一个人在社会高质量生存的基本能力。这里的关键词是“全面”和“高质量”,不再用考试和专业来指导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需要启蒙什么。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即使你是理科生,你也需要文学素养,因为我们需要阅读;你也需要懂一点审美艺术,因为我们需要去看电影、看展览;你也需要懂一点经济学,因为我们需要理财规划,或者至少不被骗;你也需要了解一些宇宙科学,因为我们至少需要知道自己生活在哪里,万事万物如何运作,等等。
这些是我们现在在这个社会高质量生活的基础。当我们父母具备这样的视角时,在选择书籍、玩具,在带孩子去哪里玩、看什么东西时,我们就不会只盯着眼前那个里程碑是否达到,幼小衔接的考题是否会做。
归根到底,通识教育给予了我们常识,这些常识可以让我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哈佛新任校长最近在就职演讲时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,quicktounderstandbutslowtojudge(可以很快理解,但却不要过早下判断)。生活中,我们太多的情况是很快下判断,“这个不适合我家的,这个没用,这个和我无关”。但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只看到表象,但是却把很多可能性都关掉了。
每到一个地方,每接触一个人,每看一本书,不要先去下判断,先去体验。小D4岁多了,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容易出现“非黑即白”的对话,“这里没劲,我不喜欢他,我只喜欢玩这个”等等(其实和我亲戚的女儿很类似不是吗?)。这时候,就需要依靠我们父母帮助孩子把“心眼”打开,让她去看到那些她未曾看到的东西。
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问,“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呢?这里和那里有什么不同呢?这里的哪些东西是以前那个地方没有的呢?我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呢?”。
但很多时候,我们常常回应孩子的是,“这里怎么没劲了啊,妈妈特地带你过来看的,你都没看呢”,有没有发现,我们的回应方式也是在“很快判断”,而不是“很快理解”。这样一来一往,自然的,孩子也就只会判断,而不去理解,从而用自己那个小小的“自我”把生活中的无限可能性都抹杀了。
“人这一生,要见众生,见天地,见自己,做的这些才是见世面”,可惜的是,太多人都没“见”,就已经用自己的判断把这扇门关了。
现实有时很残酷,当我们以为别人家只是有钱而已时,我们看不到的是对方的见识和思维模式。记得去年跑马拉松时,我非常努力地训练了一年,最终完赛成绩是4小时45分钟,而这个成绩对于我挪威的邻居来说却是“我今年没训练,也不想跑太快,我就争取4个半小时完赛吧”。
这个就是起点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努力。现实也是最公平的,它提供了一个训练途径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这个赛道,只不过我们都知道,你我这样的普通人,需要付出更多。
但好在这条赛道不拥挤,因为可以坚持下去的人不多,而且只要愿意坚持,回头看的时候都是成长和收获。谁曾想过,读书时800米都不及格的我,也能跑完马拉松呢?